欢迎访问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网站

就业新闻

当前位置: 就业新闻

抓住春招关键期 加快行动促就业

作者:jiuye 时间:2021-03-18 09:50:38 点击:969

来源:国际在线

  日前,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召开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二次调度视频会。

  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共35次提及就业工作。”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指出,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,目前春季招聘进入黄金期、关键期,高校要加快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行动,努力实现毕业生尽早就业。


以产教协同、学职对接激发就业活力


 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,截至目前,教育部已面向2021届高校毕业生举办25场24365专场招聘会,其中,参与企业7.5万余家,提供岗位256万余个。可以说,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,使“金三银四”招聘季春意盎然。

  “但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。”在《大力开拓市场性岗位 抓紧落实政策性岗位 加快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行动》主题报告中,吴爱华分析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7大特点: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、疫情影响仍有不确定性、校园招聘岗位数量有所减少、新领域新业态从业人数增多、部分群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、“高期望”“慢就业”加剧、“互联网+就业”模式尚需完善,对于909万名高校毕业生的巨大体量来说,仍需大力开拓市场性岗位,抓紧落实政策性岗位。

  吴爱华介绍,当前教育部正在筹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,并将以产教协同模式,搭建高校与用人单位对接平台,促进学业与职业对接,联合地方政府、高校、行业协会、企业等共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,全力确保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。

  为配合教育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,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(简称“全国就业中心”)将“24365校园招聘”平台升级为“24365”智慧就业平台,开设“24365”校园招聘服务、五类就业大市场、辅导员工作平台、就业意愿登记、职位精准推荐、岗位精选计划、毕业生网上签约与去向登记、毕业生实习平台和就业风险预警9大模块。

  全国就业中心副主任宁小华介绍:“这一平台覆盖了部、省、校、院、辅导员、毕业生六级用户,形成上下联动、全面覆盖、及时高效、精准触达的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;整合了社会机构及就业战线内部优质资源,使毕业生求职信息与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高效交互;实现了毕业生和岗位信息的个性化匹配和精准触达,充分发挥战线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智能算法优势,打通就业‘最后一公里’,使就业信息服务移动化、一体化、智能化。”


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挖就业潜能


 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迎来新高之时,四川省2021年高校毕业生数突破50万大关,迎来历史之最。

  截至3月12日,四川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已落实就业9.13万人,毕业去向落实率近18%,高于去年同期水平。

  在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的工作汇报中可以看出,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历史机遇,更加充分地释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潜能。

  “成渝两地签署协同发展协议、成立就业创业联盟、组建“双百”导师团,以‘一个平台’‘两个论坛’‘三个大赛’‘四个行动’‘五个机制’为抓手协同推进就业工作,两地高校已联合开展各类招聘数十场,已有13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1.7万个,吸引2.6万余名毕业生参与。”戴作安介绍,当前,两地正着力开展成渝“双城青才计划”“千校万岗”线上招聘,聚焦新机促发展。

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提出以来,始终备受关注。广东省作为引领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地区之一,在做好岗位供给的同时,还通过发放资金补贴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粤东西北地区就业;并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开展“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”,计划实施期间对参加计划的约2000名香港青年学生,按月发放生活补助。

  无论是从四川省、广东省的就业工作部署来看,还是教育部近来推出的诸如“一带一路”区域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、京津冀地区面向2021届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月、长三角高层次人才云聘会等,紧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成为带动和促进就业工作的一项强有力抓手。

  而对于有14万余名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内蒙古自治区而言,加强与经济发达省(市)区合作,不断拓展区外就业市场,是有效而有力的就业举措。“目前已与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浙江等四省市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供需合作,抓市场岗位开拓,做好招聘活动。”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成涛介绍,截至3月16日,全区已完成线上签约人数近3万人,还将通过“我的美丽家乡”直播比赛,计划选拔培养500-1000名带货主播,实现自主创业。

  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,就业质量亦反映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。吴爱华表示,各地各高校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,促进学生学业与职业需求对接,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,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。


以就业育人赋予就业创造力


  “高校就业工作以育人为导向,不同于社会中介机构。”吴爱华指出,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要将就业育人理念贯穿始终,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、职业观、就业观,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。

  自2016年以来,太原理工大学已为西藏输送38名优秀毕业生,数量居于全国高校专招生前列。在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中,学校有意识将就业布局向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、国家重大项目、国家战略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重要领域倾斜。

 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表示:“立足山西转型这一重大任务,学校也要挑起发展千斤担,着眼服务山西14个战略性产业集群,鼓励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领域、到发展急需、到转型前沿的地方就业。”

  中国政法大学在就业工作部署和推进中,用人文关怀赋予就业育人之魂。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秀云介绍,学校在财政紧张情况下,依然实施毕业生求职专项补助制度,对毕业生到西部地区、基层单位参加笔试或面试的毕业生,实行往返交通费、住宿费足额补贴。

  同样,以“助”换“心”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就业工作中的一大亮点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长杜兰晓介绍,学院设立百万就业资助专项资金,对基层就业、贫困毕业生等群体进行重点资助外,还将推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培训补贴政策。

  作为一名连续10年从事毕业就业指导工作的代表,安徽理工大学辅导员张娜,所带的毕业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,为更好帮助女生就业,多次到省外高校调研,针对女生就业退缩等心理进行合理化指导。截至目前,其所带的133名2021届毕业生,签约率已达70%,并有3名同学自主创业,2位同学应征入伍。

  虽然就业压力持续增加,但无论是辅导员,还是专业教师、班主任,都在尽最大努力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工作。

  会议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处处长唐小平主持会议,全国就业中心相关人员线下参会,逾10万名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在线参会。(文 李薇薇 马海君)